项目总投资 13,149.92 万元,建设期 24 个月。本项目将通过购置自动组装线、自动测试线、自动包装线等先进生产设备,以及升级 MES、QMS 等智能化系统,在公司现在存在核心产线上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项目实施后,预计公司达产年将新增重复性记录仪 80 万件、展示柜控制器20 万件、压力表(组)15 万件、通用型控制器 108 万件、冷水机控制器 12 万件、冷库专用控制器 12 万件、家用检测仪 16 万件、泵吸式颗粒物传感器 8 万件的生产能力。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加强产品供应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满足下游市场日渐增长的需求。
随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装备、智能制造系统、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有关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与应用,制造业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愈发成熟,全球的“传统制造”正在加快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升级。根据工信部资料显示,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生产效率平均提高 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 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 35%,各方面提升较为明显。
目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学技术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战略 2030”、日本“社会 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的策略,均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我国也已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并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公司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高水平发展的历史汇点,不断审视外部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的战略规划,坚定不移地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作为未来主攻方向。本项目将对公司现在存在核心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以推动自身的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自身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助力我国冷链智能控制设备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公司目前的生产线以非自动化与半自动化为主,与先进的生产模式相比,公司生产人员的生产效率较低。同时,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退,劳动力价格逐步上涨。较低的生产效率与上涨的劳动力价格两因素相叠加,导致公司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各国,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若公司要保持全球化的竞争力,则需及时进行成本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已成为公司着重关注的问题。本项目将引进各类细分产品的自动组装线、自动测试线、自动包装线等先进生产设备,升级 MES、QMS 等智能化系统,并建立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发货仓等模块,推行精益生产,建设智能化车间,全方面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来提升公司的生产控制水平,提升人员的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数量。
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从生产人员的效率与数量两大方面着手,解决公司面临的成本控制问题,帮助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持续打造产品竞争力。
冷链物流领域的温度控制器属于智能控制器中的一类,其可以通过监测和控制系统中温湿度、冷剂流量、电流及压力等参数,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地工作在最佳状态。目前,智能控制器行业正在面临行业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化升级的重要发展机遇。
随着智能化场景的不断延伸,加上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市场对智能控制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12,893 亿美元增长至 2021 年 17,197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90%,2022-2023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18,051 及 18,845 亿美元。
按地域分类,全球温控器产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等国家,美国和中国市场占比最高,分别为46.90%和 31.80%。为响应下游应用市场日益增长的产品需求,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亟需扩大现有产能。
通过本次核心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凭借先进的产线与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打破现有的产能瓶颈,提高各类产品的生产能力。产能的提升有利于公司通过强大的销售渠道提升公司的产品供应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国对于冷链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愈发重视,各有关部门发布了对应的鼓励政策。2021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文件表示要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有效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保障食品和医药产品安全,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2021 年 12 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文件表示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并且,文件给出了十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 2025 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2022 年 4 月,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件要求以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完善冷链运输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创新运输服务模式,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推进冷链运输畅通高效、智慧便捷、安全规范发展,为保障食品流通安全、减少食品流通环节浪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本项目将围绕冷链相关产品的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符合上述政策的鼓励方向。因此,本项目具备政策可行性。
针对冷链全产业链多样化需求,公司采取全覆盖的产品策略,凭借专业团队的设计能力及对产品工艺的理解,构建了丰富且优质的产品体系。在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生产经验及生产线调试经验。
同时,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积极调动内外部资源开展相关建设。前期,公司已引进了半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及配套的制造管理系统,部分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连线以及各子工序自动衔接,提升了生产工艺水平、生产效率及质量水准,各部门间也已形成成熟的流程审批和数据管理体系。
并且,公司通过了 GB/T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GB/T45001-202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精创冷云平台通过了基于IOS/IEC 2000-1 的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境外销售产品通过了 CE、CB、ETL 等认证,并符合欧盟 RoHS 标准。公司取得的一系列管理体系及认证彰显公司对于生产管理有着良好的理解与应用。综上所述,丰富的生产经验、成熟的流程体系以及良好的生产管理认知,为本项目提供了经验指导和实施基础。
公司在冷链相关领域深耕多年,广泛赋能于智能控制、监测记录及联网等产品与服务。下游客户种类涵盖范围较广,包括众多领域的企业级客户与普通消费者。公司依托于强大的规模化的生产制造能力、高效的生产运营管理能力、高品质的产品以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能力等竞争优势,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依靠多年积累的客户群体和产品口碑,公司于品牌上持续进行形象优化,明确精创、Elitech国际化市场地位,与旗下 Temtop 等品牌于地区、品牌定位上实现有效互补,在行业内树立了高品质、高性能的品牌形象,精创品牌得到行业广泛认可。
公司主导品牌已在数十个国家注册商标,其中“ELITECH”商标获得 2023 年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荣誉称号,“精创”商标入选 2023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目前,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已经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群体。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入了解现有客户需求并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不断获得新增订单,提高供应占比,并且积极开拓新客户,挖掘新兴市场,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从两方面增强公司的产能消化基础以及市场拓展能力。良好的品牌形象、深厚的客户基础以及强大的拓展能力为本项目提供了市场可行性。
本项目系在公司现有厂区内进行升级改造,不涉及新增土地及房产的情况。项目已在徐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完成备案,项目代号 -89-01-184756。2024 年 5 月 17 日,徐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出具《关于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经济建设核心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徐高审〔2024〕38 号),赞同公司核心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本项目的备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均已完成。
项目建设期 24 个月,计划分六个阶段实施完成,包括:初步设计、建筑工程建设、设备购置及安装、人员招聘及培训、系统调试及验证、试运营。
本项目达产年总利润为 4,103.16 万元,净利润为 3,487.69 万元,内部收益率是22.92%,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6.08 年。项目投资回收期较短,收益率高,经济效益较好。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是依据公司历史情况及目前市场状况初步估算的结果,不代表公司对该项目的盈利预测。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产金额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